科技

银河系三维尘埃“滤镜图”绘制完成

2025年03月17日 | 查看: 69993

  首张银河系三维尘埃“滤镜图”来了!基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盖亚卫星的观测数据,中外天文学家联合绘制出首张覆盖全天的银河系三维尘埃“滤镜图”。这张图不仅揭示了银河系尘埃的分布规律,还首次同步测量了尘埃对星光的影响特征。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亿级恒星消光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3月14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星际空间并非完全真空,那里飘浮着大量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际物质,这些气体和尘埃不仅是孕育恒星的摇篮,更是星系物质循环的关键。其中,比氢氦更重的元素大多以微尘形式存在,它们就像宇宙中的“滤镜”——既能吸收又能散射星光,导致我们观测到的恒星看起来更暗、更红,这种现象就是天文学家常说的消光效应。大部分的天文观测都需要通过专门计算来消除这种“星际灰尘”带来的视觉误差。

  星际尘埃对星光的影响还像“有色滤镜”:蓝光比红光衰减更明显。这种“颜色滤镜”的特征(消光曲线)不仅是修正观测数据的关键,更是解密尘埃成分、大小及星际环境的核心线索。

银河系三维尘埃“滤镜图”绘制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传统的尘埃研究长期面临两难困境:高精度光谱数据只能覆盖局部区域,难以展现银河系全局;覆盖全天的观测又不够精细,无法捕捉尘埃特性的细微变化。因此,天文学家不得不假设全银河系尘埃‘滤镜’相同,这就像用色彩失真的相机拍照,可能给宇宙学、系外行星探测等研究带来潜在误差。”论文第一作者张翔宇说。

  在这项研究中,张翔宇等人利用LAMOST的高精度观测数据与盖亚卫星的广域观测数据,成功推演出1.3亿颗恒星视线方向上尘埃的“滤镜特性”,最终绘制出首幅覆盖整个天空、探测深度达1.6万光年的银河系三维尘埃分布图。

  张翔宇表示,这项研究发布的银河系三维尘埃“滤镜图”,就像给天文学家配上“星际导航图”,既能指引更精准的宇宙观测,又为破解银河系演化之谜、追踪星系物质循环甚至探寻生命起源提供了全新坐标。 (记者 陆成宽)

银河系三维尘埃“滤镜图”绘制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推荐阅读:

工信部就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征求意见

新闻分析:平台企业营收为何快速增长?

合资电动车销量反扑 新能源市场迎来新格局?

智驾系统也打“价格战” 毫末智行发布三款千元级HPilot产品,最低3000元

低利率环境下 机构如何利用衍生品打造特色理财产品?

华润置地片区统筹开发下,未来科学城再迎“蝶变”

基金持营压力骤增:多只产品同日拉响清盘警报 年内已有214只基金“退场”

上海浦东:推动金融城科学城联动 为硬科技提供硬支撑

神舟十七号近日择机发射 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补课”新能源 奇瑞科技DAY聚焦自研并建立跨界技术联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