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鼓励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2024年08月09日 | 查看: 59182

  一段时间以来,江苏、四川等地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数据显示,自《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启动以来,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91.9、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67.9、连续九年全国第一。

  当前,一些“转”起来的企业面临如何“持续转”“转得好”的问题,相关机制与措施亟需完善。例如,一些地方和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收益持有疑虑,对智改数转网联的动力和信心不足;再如,数字场景应用偏少,数字化技术的产品、服务不够丰富,产业链协同、数字化管控等核心应用场景上突破不多,场景落地成本高,后期迭代优化周期长,可复制推广的大场景少。此外,制造业数字人才不足,本地化服务商供给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也制约着“智改数转网联”的推进。对此,应多措并举。

  激发内生动力,推进持续“转”。政府引导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标志性应用项目和实景教学点,让中小企业看到可持续收益,激发继续“转”的信心决心。以“揭榜挂帅”机制汇聚权威机构开展深度诊断,形成“一企一档”个性化诊断报告,提升诊断方案的实施率和质效。鼓励“链主”企业构建云平台生态,推行数字化运营,倒逼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数字化协作,推进其数字化转型。

鼓励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强化场景应用,提高效益“转”。以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为切入点,鼓励重点企业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推动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与制造业融合应用。探索以场景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对标数字化转型关键共性问题,发布场景建设清单,有力有序构建发展前景好、示范作用强的应用场景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场景示范案例,提升“转”的效益。

  培育数字人才,有力支撑“转”。支持企业柔性引进“智改数转网联”领域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师生赴企业挂职锻炼和实习实践。加快高校学科布局优化,增设数字化专业,加强“新工科”与人工智能学科结合。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加快部署校企合作共建“智改数转网联”人才实训基地。鼓励制造业员工参加数字技能职业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多渠道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人才。

  打造示范标杆,有效引领“转”。围绕制造业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揭榜挂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政府搭建产业链协同平台,鼓励链主企业构建多场景、全链条的“智改数转网联”示范体系,并提供链主企业输出技术和服务的渠道,让上下游企业共享“转”的红利。(易高峰 张宏如)

鼓励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推荐阅读:

极氪汽车将欧盟总部从瑞典迁至荷兰 欧版极氪001将年内交付

合创汽车联席总裁杜兰:依靠股东方资源,做好青年创业者的生意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创新药GMA106 Ib/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安家里的房似锦 黑西装可以这样穿

基金持营压力骤增:多只产品同日拉响清盘警报 年内已有214只基金“退场”

神舟十七号近日择机发射 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哪吒发布全球市场两年期目标 或借出海破局利润困境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 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金融头条】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超9000亿 城投债“信仰”重建?

BeyonCa与沙特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瞄准中东豪华智能电动车市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