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2023年10月18日 | 查看: 61863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我国“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搭载的、空天院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星载单航过多基线干涉SAR高精度地形测绘数据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SAR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3月30日,“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其SAR系统由“一主三辅” 4颗卫星形成车轮式干涉编队。空天院全面承担了SAR载荷系统设计开发与工程研制,突破了多星编队基线设计与优化、多星系统协同工作、空间多基线联合高程测量及多基三维成像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系统最高分辨率优于0.5米,具备1∶5万比例尺测绘能力。

  据星载SAR团队总师介绍,多基线干涉SAR是在多个卫星构成编队的基础上,利用多个卫星之间的位置多样性信息,协同工作提升高程测绘的精度和效率。该系统一次飞越可获取4组观测数据、6条有效测绘基线,通过空间多基线干涉数据联合处理,有效解决陡坡、断崖等各种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高程重建难题,大幅提升高程测量精度和测绘效率。

  相较传统双星编队干涉测量系统,该系统完成了全球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获取,时间可由3—4年提升到1年左右。同时,该系统将建成最高优于10米网格的全球高精度数字高程数据库,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高精度地理信息服务。

  据悉,“一主三辅”多基线编队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应用为我国后续高精度、高效干涉SAR卫星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轻小型、低成本SAR卫星应用前景广阔,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海洋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等方面具备极大优势,可极大满足SAR卫星商业应用的市场需求。(记者 陆成宽)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推荐阅读:

汇丰中国收购花旗中国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

北汽新能源与日本TURING合作 极狐预计2024年进入日本市场

合资电动车销量反扑 新能源市场迎来新格局?

新款岚图梦想家上市:增程变插混,延续“降价增配”策略

宝业集团旗下绍兴会稽山阳明酒店因水质不合格被罚

国货丨逐渐活成了这届年轻人想要的样子

工信部: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9月份以来多家港股医药公司实施股票回购

小香风是什么风格 小香风衣服是什么面料

新年新景象,且以“恺”歌换浅唱 瑞士美度表携手郑恺邀请你一起辞旧迎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