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敦煌,心向往之。经历千年风雨洗礼的敦煌莫高窟,如明珠般闪耀在世界文明长河中。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风沙侵蚀、各类病害等,都在威胁着文物安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 ,把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历经30余年发展,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千年壁画和洞窟进行高精度采集与1:1复原,让莫高窟艺术突破时空限制“飞”向世界。
走进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距离敦煌2000多公里之外的观众,也能“身临其境”欣赏到莫高窟的精彩。
如今,在全球多个艺术展馆里,都可以看到莫高窟复制洞窟、壁画、雕塑的身影,这让敦煌艺术变得不再遥远。数字化复制的形式,既保护了脆弱文物,又让观众可以沉浸式感受石窟之美,真正实现“窟内保护,窟外共享”的文明传承新范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陈斌、于跃、夏子麟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凌纪伟】推荐阅读:
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报告:中国对非洲主权融资90%资金用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
《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3》:59家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占商业银行总资产比重约84%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创新药GMA106 Ib/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资管深一度丨拆解融券新规影响:部分私募已调整仓位 大宗套利策略影响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