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港股回购超2000亿港元 释放哪些信号

2024年09月21日 | 查看: 63518

  近期,回购成为港股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做多力量。

  今年以来,港股公司回购家数、回购金额均创同期历史新高。截至9月20日,今年来港股共有239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家数较去年同期的147家上升62.6%;回购金额合计达2064.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63.68亿港元大幅提升170.35%。去年全年,港股回购金额为1269.01亿港元。

港股回购超2000亿港元 释放哪些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实上,港股早在三年前就开启了回购潮。整体看,大市值蓝筹企业今年回购力度更强、回购的期限更短,对股价拉动效果更好,显著托底了港股市场。同时,中小市值新经济公司也加入回购大军,还有一些市值低于40亿港元的港股通企业护“通”心切,积极回购以期维护市值。

港股回购超2000亿港元 释放哪些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00亿港元回购的信号

  港股市场中,企业回购潮不仅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同时还对市场定价有前瞻性指引。

  从去年同期的763.68亿港元至今年的2064.61亿港元,港股回购额几乎增加了两倍。从结构上看:一是大市值蓝筹企业回购规模持续加码,如腾讯年内回购金额达到844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93.5亿港元。二是过去鲜有回购的企业也加入了回购军团,如京东、快手、美团等公司均启动了回购计划;三是部分行业“热心”回购,如医药、科技、能源行业,企业回购较为普遍。

  多家机构认为,港股市场波动较大,企业持续回购为市场贡献韧性。华泰证券在9月16日表示,8月以来港股表现相对强于A股,基本面韧性、资金面增量、AH溢价向合理位置回归或是港股相对行情的逻辑基石。9月9日至9月13日一周,港股回购案例及金额均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新高。

  近两年,腾讯、小米、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展大规模分红与回购活动,对股价起到提振作用。中信建投认为,分红回购潮与当前大型互联网企业由高杠杆扩张向聚焦核心业务、注重股东回报的经营模式转变有关。腾讯控股的回购规模持续增长,回购金额遥遥领先,阿里巴巴则在分红方面表现突出,为市场提供新的关注方向。

  在一连串回购、分红等利好释放后,港股市场走出一波上升行情。自1月低点以来,截至9月20日,恒生指数累计涨幅接近19%,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则超过了23%,领涨全球主要指数。

  多重因素助推回购潮

  今年港股市场回购金额大增,规模超过去年,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

  首先,从公司基本面角度看,回购通常被视为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盈利能力充满信心的信号。腾讯控股、美团、快手等公司最新财报显示,这些公司现金流较为充沛,回购释放了上市公司股价低估的鲜明信号,是对股价最直接的“呵护”,还能为港股带来增量资金,是提振股价的重要手段,也助力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其次,政策与规则的变化也是推动回购活动增加的因素。今年6月11日,港交所库存股新规正式生效。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可以不再强制注销。这一规定为股票发行人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其更好地管理资本结构。

  再其次,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促进了回购活动的增加。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部分资金或将为追求更高收益,而会流向估值相对较低、具有增长潜力的港股市场。许多港股公司提前进行回购,此后流动性的改善将会带来估值的回升,回购成为了一种成本效益较高的资本配置策略。

  此外,随着南向资金对港股定价权不断提升,一批小市值公司也以回购作为保住“港股通”资格的手段。依据港股通规则,港股通公司在市值跌破40亿港元的门槛后,会面临被调出港股通的风险。

  在今年回购的239家企业中,有125家企业市值低于40亿港元。多家港股通企业位于20亿港元至40亿港元市值区间,这些濒临退出港股通的公司正在通过回购积极“自救”。今年以来,联易融科技-W、瑞尔集团等均通过回购刺激股价回升,以期避免因调出港股通而产生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责任编辑:张紫祎)

推荐阅读:

一汽奥迪人事调整:李凤刚接棒孙惠斌任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数字之城办亚运 “老外”体会到了哪些“智感”?

宝马前三季度在华销量超60万辆 纯电车型同比大增232%

极氪汽车将欧盟总部从瑞典迁至荷兰 欧版极氪001将年内交付

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

实控人变更后董事长等8人辞职 日播时尚发文澄清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9月份以来多家港股医药公司实施股票回购

微胖女生穿搭指南 显瘦穿搭有哪些

宋慧乔黑裙黑丝亮相米兰 38岁离婚后风格都变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