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锂电池高安全性电解液研究获重要进展

2024年03月26日 | 查看: 84082

  记者3月22日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任晓迪教授团队联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青松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利用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改善醚基电解液在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并可有效抑制锂金属电池热失控过程。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锂金属电池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力竞争者。但它在电解液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传统的碳酸酯类电解液虽然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却难以兼容活泼的锂金属负极。提高电解液浓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醚的电化学稳定性,却带来了成本增加、低温性能衰减等问题。更为棘手的是,大量阴离子的存在会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问题。

  针对上述难题,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全新的分子锚定策略,有望同时解决醚基电解液的高压和安全难题。他们在乙二醇二甲醚中加入含强极性碳—氢基团的氟代醚溶剂,发现两者可以通过分子间的“锚定”作用,有效降低醚键上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大幅提高溶剂的抗氧化能力。

锂电池高安全性电解液研究获重要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基于分子锚定概念设计的电解液,展现出优异的高压性能。为了揭示其机制原理,研究人员开展了系统的表界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分子锚定电解液中,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稳定复合物,有利于提升电解液的热力学稳定性。此外,由于减少了活泼阴离子的使用,分子锚定电解液在高电压正极表面诱导形成的界面膜也更薄更稳定。

锂电池高安全性电解液研究获重要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研究人员进一步考察了电解液的安全性能。在锂金属软包电池中,当温度升高到140摄氏度左右时,高浓电解液与锂金属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而分子锚定电解液与锂的相容性得到大幅提升。分子锚定电解液可以将热失控开始的温度提高到209摄氏度以上。

锂电池高安全性电解液研究获重要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研究人员表示,设计合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电解液的性能,为未来电池电解液的分子工程提供新的方向。(记者 吴长锋)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推荐阅读:

广汽埃安分拆上市计划有序推进 上市时间仍未确认

一汽奥迪人事调整:李凤刚接棒孙惠斌任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再鼎医药上半年持续亏损 仅3款自主研发管线进入临床阶段

汇丰中国收购花旗中国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

浮动费率基金扎堆发行 值不值得买?

国产大模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从“制造”到“创造”转变

投资仅半年 良品铺子拟“清仓”赵一鸣3%股权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小个子全身照显高技巧 小个子如何穿搭显高显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