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股价“单日翻倍”!海通国际“私有化”震动市场,香港中资券商股集体上涨

2023年10月09日 | 查看: 8648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一帆 2023年港股私有化又添一例。

10月8日晚间,海通证券(600837.SH)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通国际控股”)以协议安排的方式对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通国际”,0665.HK)进行私有化。

股价“单日翻倍”!海通国际“私有化”震动市场,香港中资券商股集体上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就在两天前,海通国际亦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要约人海通国际控股已于9月26日就前提条件获达成后以协议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并请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交该建议。上述计划生效后,要约人将拥有海通国际100%的股份,而且相关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同时被撤销。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海通国际公告,计划股东有权以1.52港元/股的价格从要约人处收取代价,涉资最高约34.17亿,这一价格相比于公司10月6日收盘价0.71港元/股,溢价达到约114%。

“海通国际的高溢价私有化其实是个共赢的选择。自新冠疫情开始,港股就一步步的踏入了价值洼地。在流动性和基本面的限制之下,许多公司虽价值低廉,但其股价却难以上涨,维持上市的意义有限,由于维持上市需负担一定的成本,私有化是一个相对较优的选择。”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毕梦姌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实际上,海通国际控股背后的海通证券(6837.HK)同样也在港股上市,海通国际私有化并不影响投资者投资海通的机会,同时可以减少该公司业务经营成本。叠加港股市场环境缺少吸引力的现状,此次海通国际的私有化选择也并非突如其来。

受高溢价私有化消息推动,截至10月9日终盘,海通国际暴涨97.18%,报收1.40港元/股。受此影响,港股市场上的中资券商股亦集体收涨。

私有化考量评估已久

回顾上半年公司公告等信息可以发现,海通国际的私有化其实有迹可循。

早在今年3月,海通证券就以10.94亿港元参与海通国际供股计划,持股比例由67.92%进一步提升至73.40%。随后4月,海通国际副主席、行政总裁林涌表示,为推动海通国际复苏,母公司海通证券派出工作组对其展开业务评估以进行改组,希望其能重现辉煌,并将子公司业务建立成“一个海通”战略协作体系。6月,海通证券证券融资业务总经理宋世浩被任命为海通国际联席CEO,与现任海通国际副主席林涌,分担职责以加强业务经营管理。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海通证券的发展战略角度看,海通国际的私有化历经逾半年的评估考量,可谓深思熟虑。长远来看,将让“一个海通”理念进一步夯实,更是利好公司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从海通国际的业绩表现来看,公司此前的经营也难以说是顺利。

从2020年至2022年三年的财报数据来看,海通国际经营渐显乏力,收入从2020年的83.3亿港元,收缩至2021年的52.52亿港元,进一步在2022年下跌至-13.9亿港元。利润方面亦同步下滑,从2020年19.33亿港元净利润,缩减至次年的3亿元,2022年则由盈转亏,出现65.4亿港元的巨亏。

海通国际在公告中曾强调,公司业绩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导致自2021年起开始下滑,2022年出现净亏损。具体来说,2022年遭受了约47.2亿港元的交易及投资收入净亏损,与2021年相比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从32.6亿港元降至15.4亿港元,降幅约52.76%。

而在股价方面,海通国际在公告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中国香港市场气氛低迷,除了公司业务受挫,股价今年也持续下跌。从过去一年的情况来看,公司股价从2022年10月底的最低0.564港元逐步回升至2023年1月的0.94港元。后再度回落,至公告发布最后交易日为止过去三个月股价平均价为0.684港元。

“站在海通国际的角度,由于股权融资能力有限,目前再维持上市的意义并不大。私有化退市后,公司还能将节省下来一笔上市成本的费用。此外,114%的溢价私有化也提升了公司的价值,旨在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毕梦姌表示,“而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私有化为其提供了套现退市的机会。本次海通国际为股东提供以高于当前市场价格的溢价出售其股份的机会,为股东提供了变现的机会。”

市场低迷下港股密集退市

在高溢价私有化消息助推之下,海通国际股价在一天内接近翻倍,同时香港中资券商股亦集体翻红。截至10月9日终盘,国泰君安国际(1788.HK)涨超10%,中州证券(1375.HK)上涨2.68%,申万宏源(6806.HK)、光大证券(6178.HK)、招商证券(6099.HK)等纷纷收涨。

“此次海通国际高溢价私有化的消息带动了港股市场中资券商股集体上涨,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信心。成功私有化将使得公司更加注重主业的发展,符合所有股东的长期一致利益。” 毕梦姌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受港股低流通性影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9日,今年已有超17家港股公司发布完成或启动私有化退市的公告。从进度来看,雅士利国际、江南集团、寰亚传媒、金利丰金融、达利食品等多家公司已完成私有化退市,另外IMAX CHINA(1970.HK)、保利文化(3636.HK)等多家公司则已提出私有化建议或宣布启动私有化退市计划。

在港股私有化案例动因方面,有分析观点指出,这一决定主要涉及公司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维持上市所需费用、股票流动性有限、估值与股价低迷等。

从大环境来看,港股市场今年持续走低,10月9日终盘恒生指数已较年初高点跌超22%,今年以来累计跌幅亦达到11.45%,恒生科技指数也较年初高点跌超20%,今年累计跌幅达到7.35%。整体来看,恒生各大旗舰指数除了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以外,其余在今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而从成交额来看,港交所今年前9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097亿港元,同比下滑11.6%,其中,9月单月平均每日成交额为903亿港元,环比下滑11.3%。与A股日成交量及纳斯达克日成交量无法相比。截至2023年9月底,港交所每日平均成交股数下滑17%,股本证券集资总额则下滑48.6%。从最近表现来看,10月5日至7日,港股成交量已连续低于500亿港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进王学恒在研报中指出,进入四季度,如美联储在加息政策不够明朗之时,港股没有外资的加仓,而维持南向资金的加仓,大约依然处在振荡局面,但向下空间非常有限。而一旦美联储加息结束,外资加仓,则考虑到估值切换,反攻行情将会是大级别的。短期建议以攻守兼备的姿态配置港股,优先配置盈利能力稳定的互联网巨头、海外龙头可选消费以及食品饮料。

推荐阅读:

新华视点|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新观察

一汽丰田宣布燃油与电动化并进 “新皇冠轿车”等经典车型将回归

从“冠军基”到业绩倒数 金鹰基金韩广哲搬来的“救兵”有用吗?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我国科学家构建深度脉冲神经网络学习框架

“离职乌龙”之外 长安汽车董事长面前的挑战与机遇

新款岚图梦想家上市:增程变插混,延续“降价增配”策略

一汽奥迪新掌门李凤刚的三重挑战

安踏体育拟收购玛伊娅服饰75%股权

上海银行起诉姚振华等相关方 追讨25.8亿元借款本金及利息

关键词: